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之说。古人认为,食物与药物有一定的相通性,食物除有食用价值外,还兼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,它和药物一样也有四气五味,故饮食也要根据病情寒热虚实来加以选择,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。汉代名医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云:“所食之味,有与疾病相宜,有与身为害。若得宜则益体,害则成疾,以此致危,例皆难疗。”意思是说,食物需与疾病相适宜,才能有助于疾病的治疗;反之,则可导致疾病的复发或使病情加重。因此,并非所有营养之品均适合癌症病人的饮食。
中医认为肺为娇脏,喜润而恶燥,邪毒郁肺,久而化热,最易耗气伤阴,故肺癌以阴虚、气阴为多,实则不外乎气滞,血瘀,痰凝,毒聚的病理变化。肺癌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阴虚内热证,脾虚痰湿证,气滞血瘀证,气阴两虚证等。
阴虚内热证:咳嗽无痰,或痰少,或泡沫黏痰,或痰中带血,口干,气急,胸痛,低热,盗汗,心烦失眠,舌质红或黯红,少苔或光剥无苔。应食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鱼腥草、黄花菜、鸭肉、芦根、百合、香蕉、莲子、木耳、甲鱼等。
脾虚痰湿证:咳嗽痰多色白,胸闷气短,纳少便溏,神疲乏力,面色光白,舌质淡胖,有齿印,苔白腻。此类病人不宜食用粘腻厚味、辛辣香燥之物,应食用具有健脾化痰,解毒清肺作用的食物,如米仁、莲子、萝卜、玉米、长豇豆等。
气滞血瘀证:咳嗽不畅,或有血痰,胸闷气急,胸胁胀痛,痛有定处,或颈部及胸部青筋显露,大便干结,唇甲紫黯,舌质黯红或青紫,苔薄黄。此类病人应食用具有理气化滞,活血解毒作用的食物,如萝卜、茄子、木耳、发菜、芹菜。
气阴两虚证:咳嗽少痰,咳声低弱,血痰,气短,神疲乏力,自汗或盗汗,口干不多饮,舌质淡红有齿痕,苔薄。此类病人应食用具有补气养阴作用的食物,如梨、桑椹、米仁、西洋参、山药、甲鱼、黑鱼等。
(市肿瘤医院 孙毅)